13小说 - 耽美小说 - 穿到古代的教书匠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49

分卷阅读49

    唠叨地过了,客官海涵。”

“没事,小家伙挺有趣的,掌柜的再与我们说说?”

“哎,客官想听,小老儿自然没有不说的理儿,要说这‘净’字牌,就根刚才那小子说的,地面干净得没油没渍,铺盖上别说虱子臭虫,就是一个霉点子你要找着了,咱这牌子都得揭喽。这是咱们崔小县令新想出来的主意,您还别说,虽然这小店得多雇些丫头婆子洗洗涮涮,但住店的客人多,这流水钱也天天见涨,这才一个月不到吧,回头客都来了几拨。”

掌柜很骄傲地讲:“据说是崔小县令来六安时住了对门那家店,觉得实在是太脏了,上任没两天便派了书吏来说了‘净’字招牌的事儿,书吏也不收茶钱,一条一条把那个叫评选标准的玩意儿和我们东家说明白了,我们东家说这事做得。对门那家没整干净,给书吏塞了几拨孝敬,没用!”

“如此说来,这六安的书吏可算得上清廉了。”安德裕嘴上问着,心里压根不信,衙门书吏要能清廉,这寒冬腊月能开出报春花来。

“哪是他们清廉,是他们不敢,”那掌柜的回道:“小县令可是会choucha他们的工作结果的,上一个接了孝敬给发了‘净’字牌的书吏,牌子还没挂上墙呢,书吏的活计就丢了,店家被罚了两份孝敬钱,那书吏则是退赔了两倍的赃钱,还在衙门口被打了五板子,丢了出来,从那之后就再没人敢了。”

“他这县令就一个人,全县里他查的过来?”

“小县令是一个人,可他弟子多啊,竹山村那些卖竹纸的,只要从哪个商人嘴里听了抱怨,立马就报给管事的陈柱子,陈柱子查实了就告诉叶师爷;在张小先生那里认字的娃娃听到家里大人说哪家太脏了,就和张小先生说,张小先生也会告诉叶师爷,报信的人可比开店的人多。”那掌柜顿了一顿又道:“书吏不敢随意收孝敬,衙役也不敢随便进店,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可舒心多了。”

安德裕听了,心底就安稳了,一个县里吏治只要大致清明,老百姓不受恶吏盘剥,就不容易出事。如此看来,这小神童有胆子和这盘根错节的吏员斗起来,胆气也弱不到哪里去。

崔瑛并不知道顶头上司要来视察工作了,他这会儿一个头已经长成八个大了,他觉得古代的税收真是一个大坑。

之前说了,税收是由县里按户等分配给各家的,按理说非常容易,只要按县衙里的户口薄划分的五等,算算平均数然后按例征税就是了。

但麻烦的是,县里户房的薄子按例是十年一修的,到崔瑛这里才到第五年,可情况已经与薄子上完全不一样了。有五年前算成上户如今连饭都吃不上的,也有算成最低等的户口却坐拥百顷良田的,若真按薄子征税,肯定得出事。

这事儿可不好解决,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重新造册,然后按户丁田亩征税,可这却是非常容易触及地方豪强的根本利益,只要看看历史上那些强行括隐的名臣下场,崔瑛也不是很敢动这方面的东西。

不过六安唯一一点好处是,因为地处在大别山区,山林地多,平原地少,真正的世家豪族少有在这里置地的,几个没什么太大靠山的富户不至于真的敢和官府对着干。

只是不能做的太过,免得某些世族物伤其类,难免逮着他乱怼。

崔瑛想一想,一面叫张雷带着蒙童们学着清丈田亩,一面派人请了六安的几个大族来县衙里喝茶。

崔瑛和现代大多数人一样,都是吃不惯宋代茶粉煮制的茶汤,崔瑛在六安安顿下来不久,便偷偷托人去蝙蝠洞采了茶叶,当时是想尝尝著名的六安瓜片的滋味的,谁知作为普通平民他连铁锅都打不起,炒菜的法子在六安城风靡了起来,他却没锅来炒茶叶。

这回当了县令,能调动匠户的第一时间,他就付了工价让铁匠给自己倒了一口铁锅,没采到谷雨前的茶叶也不要紧,普通的夏茶也很好,反正比现在待客的茶汤要好多了。

来县衙喝茶的是六安三家大族,基本上代代都有人在五品以上的那种,三家加起来占了六安平原地的快五成,这三家人也说不上跋扈,来的都是能当家作主的。

“崔小县尊,不必担心,咱家会按红契交税的,不让小县尊你难做。”范家的家主好像和庐州镇抚司的范镇抚有点亲戚关系,爽快得很,言语间直把崔瑛当成了家里的小辈。

“是啊,家兄一直写信来让关照一下小县尊,咱们三家不会让小县尊难做的,有哪家无赖子为难了小县尊,你直管告诉我,你赵叔给你出气。”这位与原来历史上当皇帝的赵匡胤有点八杆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,因着赵匡胤老早之前有要与崔瑛结亲的打算,也以亲戚自居。

最后一个姓冯的,家里与崔瑛搭不太上关系,便默默地喝了口茶不说话。

“咦?小县尊,您这茶?”冯家那人先品一口,仔细看了看茶汤,“这茶粉都没磨,一点香料都没有,小县尊是不是太清俭了?我家里还有些上好的龙芽,回头让小子们给小县尊你送过来。”

崔瑛一口气哽在喉咙里,垂眸喝了半天茶,不想说话。

本来崔瑛是想用这炒茶的生意与三家人换土地所有权的,官府征税可不是只按盖过官府大印的红契执行,打官司时没经过官府的白契也有效力。那范家说要按红契纳税,就会少交一大笔税钱,而冯家那一句“清俭”就将崔瑛炒制的六安瓜片贬到地下去了。

不过这也不怪那冯家人,六安自古也是出名茶的地方,冯家说的那龙芽也是六安所出。此时的人们盛行的是龙凤团茶一样的茶粉,炒茶和高度酒一样出自明代,经济衰退,出于节约考虑才慢慢普及开来的。此时的人们更喜欢口味更重的,可以斗茶、可以点茶,可以玩出许多花样的茶汤。炒茶?暂时感兴趣的人估计还是普通百姓吧。

看来茶园的生意不是那么好谈了,不过没关系,崔瑛手里别的没有,软的硬的手段其实不少的。

第36章夏税(中)

“本官请各位来衙门里,想要什么大家心里也有数,国朝商税三十抽一,地税十抽一,口赋(人头税)最重,哪一块更挣钱,诸位也可以多掂量掂量。”崔瑛将茶碗搁到桌上,坐直了身子,与他们对视。

“怎么?小县尊想括隐?”赵家家主嘴角一撇,阴阳怪气地说:“您可想清楚了。”

“我这儿有几门生意,你们斟酌一下,能和气生财最好,不成再说不成的话。”崔瑛的话平和里带着威胁。

“小县尊但说无妨。”冯家那个明显更有城府,脸上没有丝毫怒色。

“这茶叫六安瓜片,清炒的味道比做茶粉时要强,不需要存放发酵,炒茶需要的人手比较少,泡起来简单,没有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