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3小说 - 言情小说 - 嫡幼子的从容人生在线阅读 - 分卷阅读186

分卷阅读186

   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爹不会横加干涉,可是煜儿,你得清楚,很多方面现在的你确实不是赵秉安的对手,无论眼光的敏锐还是对于人心的把控,你和他完全不是一个等级,如果现在你拿着手里的资源去和他斗,有什么把握能赢?”

“我,我……”被父亲扒开心底最不想承认的问题,苏煜有些悲愤以及一种不可言的难堪。夜深人静,他无数次想把赵秉安扒皮挫骨,可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,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有什么办法可以收拾那个伪君子。

“爹,你教教我,教教我……”苏煜现在无比信任自己的父亲,他都没有想到,一向在府中默不作声的父亲略一出手就镇压了诸位叔父,甚至大伯都要后退三分,这搁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。

伸手拍了拍激动的儿子,苏泽衡小声安抚着,“不急不急,你想学,爹什么都教你。”煜儿和赵家那小兔崽子的差距不小,拿他树个目标,对煜儿重拾斗志有好处,而且只要他引导的好,自家儿子说不定还能走出另外一条康庄大道。

瘸了一条腿又怎么样,孙膑当年两个膝盖骨都被挖了,不也当上了齐国的上将军,他儿子资质比谁差,再说了,将来等他所谋之事成,未必不能给煜儿谋个爵位,到时候就算煜儿成不了绝世雄才也少不了一世富贵荣华。

“且让那小畜生蹦跶吧,就算他中了解元又能怎么样,到时候爬得越高摔得越惨。”

“爹,你有计谋了,快跟儿子说说。”父亲真的要出手了,苏煜此刻激动莫名。

“赵秉安与永安侯府息息相关,且不说如今其父与永安侯世子之间微妙的关系,光赵家当初分宗那笔烂账就很值得拿出来炒一炒。让那小子去折腾吧,他在河北折腾出的声势越大,到时候这件事传播就会越广,为父早就在赵姓本宗安排了人,足够让他焦头烂额的了。”

这件事现在不好给煜儿说透,毕竟这个计划针对的是整个永安侯府,赵秉安不过是顺带收拾的一个小虾米,太子现在的位子太稳了,这对于苏泽衡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情。

其实要不是藏在河北的人太过重要,苏泽衡还真的不想调动苏家那些势力,毕竟他老子虽然在儿女的事情上糊涂,可政治眼光绝对敏锐的不行,他就怕到时候露出什么马脚,让他老人家看出不妥来。

第125章祖辈纷争

因为来时没预料到半途要捎上一个孩子,所以侯府一众人马皆是轻装急行军,这负荷连赵秉安都有些勉强,更不用提肖家那个瘦弱的小子。

“受不了就跟我说,别强撑着,到时候晕在半道上,可没处给你找大夫。”

北直隶的人马昨日晌午抵达高邑,一半被主子留下处置肖家事宜,剩下诸多好手里又抽出不少护着赵十三新纳的两位美妾慢慢撤回,原本主子是打算把这小子也留下,跟着后头大部队走,可没想到这孩子倒是出奇的执拗,背着个小包袱就跟在后面追,没办法,沈林只能把人拎上了马。

“嗯。”小小的个子缩在马背上,用包裹压着肚子,听见沈林的话根本不敢大声回答,勉强发出点微弱的声音在嗒嗒不断的马蹄声中也是难以分辨。

又是这样,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,沈林这一天就没听见怀里这小子说过一句完整的话,怪道被肖学理舍来为奴也不心疼。

河北地界辽阔,从高邑快马到北直隶至少得一天半的功夫,这一路上侯府的护卫皆打起了万分精神,越靠近目的地手上的刀鞘便握得越紧。

现下还没到四月末,距离秋闱尚有三个多月,此时赶到的多是外地赴考的士子,相较起来,当地的读书人之间气氛倒是不怎么紧张。

之所以赵秉安提前这么一段时间来,一来是为了截留一段时间备考,另外就是得顺应时势宣传一下自己的名声。

千万不要以为这只是沽名钓誉的浅显动作,里面的门道大着呢。

开考前一月各地会举行密集的文会,应试学生只要稍有才华便会踊跃参加,往年因为大部分酒楼举办宴会的格调高低不等,许多学子为了在科场上博得这一丝先机甚至不得不举债进入。

习惯传承的久了,渐渐就成了大家默认的规矩。起先文会的举办只是为了学子之间的切磋交流,相互助益,后来声势愈大便成了每科秋闱一种隐性的风向标,学子与文会之间相互提升了对方的名气,达到双赢的局面。

前朝时期甚至发展到考官直接插手文会,借以提拔己派人才,更有龌龊者,行索贿泄题之事,大损圣贤之道,考场公正之风。

自那以后,朝廷明律应届主考官禁止参与任何文会活动,一经查证属实便立即剥夺主考资格,押送诏狱待审。

但尴尬的是,这条律法被天下读书人嗤之以鼻,在江南文风鼎盛之地压根没有推行的空间。

江南多讼师,都是牙尖嘴利的读书人,个个还都有功名护体,是大朔官场上有名的刺头扎堆之地,赶赴当地的属官没有三两三,只能成为人家茶余饭后的消遣。

对待父母官尚且如此,那对朱笔判他们功名的乡试主考官就更是了不得了,要不是有文会这个媒介,让他们自己首先决出个一二三来,就凭朝中派出的几位学政官,还真难有能镇住这批人的。

都是天之骄子,无一不心高气傲,家中高官巨儒如云,他们除了自己能服谁,一个个的谁也不愿屈居人下!

这可就苦了点榜的考官,有的年头要是英才里筛不出妖孽,他们选谁不选谁都会被喷。

说到底,rou少僧多,科举这碗羹就这么多,总得有人喝不到嘴里去。

而其他地方也各有各的考虑,反正考前想一点不让学子与考官接触,那是不可能的。

估计朝廷也是觉得这律法有些“不近人情”,所以后来对文会这些事也就选择性视而不见,只要不碰上科举舞弊的大案,大家就糊弄糊弄过去了。

赵秉安从京城出发之前便留意通政司的动静,那位文大人倒是沉稳的很,身上背着一道河北学政的缺还能迟迟不出发,任凭底下人诸般猜疑试探,他老人家就是岿然不动,赵秉安猜测此次最少得两个月,这位通政使才会从京城挪脚。

其实要是赵秉安身处其境,说不得会和这位文大人做出同样的选择,不管此番赵苏两家在河北斗得天翻地覆,他自明哲保身即可。

现如今永安侯府身上东宫的印迹太深了,文濂身为通政使最忌讳的就是有所偏向,他可以私底下给赵秉安放点水,这无伤大雅,但要是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与赵秉安极亲密的样子,那估计他这个通政使就做不长久了。

况且当初那件事赵秉安算是隔空狠抽了苏次辅一巴掌,现下文濂要